欢迎来到昆房网!
loading
免费发布信息
·总站 [切换]
    昆房网 > 热点资讯 > 家居装修 >  透紫外玻璃,是否能有效隔绝UVB?全面解析玻璃对紫外线的防护效果

    透紫外玻璃,是否能有效隔绝UVB?全面解析玻璃对紫外线的防护效果

    时间:2025-11-02 20:00:03  编辑:云可  来源:   浏览:205次   【】【】【网站投稿
    玻璃性能指标包括太阳能透过率、吸收率、反射率,影响采光和隔热;可见光透射率、吸收率、反射率,影响室内光线和外观;辐射率、U值,关乎隔热保温效果;遮阳系数,降低室内制冷负荷;隔紫外线率,保护人体健康;综合隔热率,衡量整体隔热能力;剥离强度、穿刺强度,体现贴膜牢固性和坚固性。这些指标相互影响,对建筑、汽车等选择

    1. 太阳能透过率

    这指的是玻璃透过太阳能量与入射紫外线通量之比,波长范围在380 780nm。大体上,这个比率越高,意味着玻璃允许更多的太阳能量透过。这在一些注重采光和太阳能利用的场所,像太阳能温室之类的地方就比较重要。如果想要在白天充分利用太阳能,那具有较高太阳能透过率的玻璃就非常符合需求。

    2. 太阳能吸收率

    是玻璃吸收太阳能通量与入射太阳能通量之比,波长范围为300 (这里给定范围未完整,先按照给定情况写)。这个就跟玻璃的材质和制作工艺等有关,吸收率高说明玻璃能吸收较多的太阳能,在一些需要隔热的环境下,高吸收率可能有助于减少室内热量的获得。

    3. 太阳能反射率

    在太阳光谱(300纳米至2500纳米,含紫外光、可见光和近红外光)范围内,玻璃反射的太阳能强度对入射太阳能强度的百分比。假如玻璃反射率高,那在大夏天的时候,就能把更多的太阳能反射出去,减少进入室内的热量,像一些写字楼为了节能,就会选用太阳能反射率高的玻璃幕墙。

    再来看和可见光有关的指标。

    4. 可见光透射率

    玻璃透过的可见光通量与太阳光入射可见光通量之比,波长范围为380 780nm。这对日常生活中的采光影响很大。比如住宅,如果这个比率适中,室内既不会太暗也不会太刺眼。

    5. 可见光吸收率

    玻璃吸收的可见光通量与太阳光的入射可见光通量之比,波长范围为380 780nm。这跟玻璃的颜色等因素有很大关系,深色玻璃可能可见光吸收率会高一些,吸收得多,透过去的可见光就相对少了。

    玻璃反射的可见光通量与太阳光的入射可见光通量之比,波长范围为380 780nm。这在建筑外观设计上有时候也会被考虑到,如果反射率合适,建筑从外面看会有独特的视觉效果。

    接着咱们说下包含热量和隔热等相关的性能指标。

    7. 辐射率

    指玻璃膜吸收或反射热量的能力。对于隔热玻璃或者玻璃膜来说,这个辐射率越低,隔热效果往往越好。很多汽车贴膜宣传自己隔热效果好,辐射率低就是其中一个重要考量。

    8. “U”值

    标准条件下,由于玻璃热传导和室内外的温差,所形成的空气到空气的传热量。这个值越低,说明在冷热环境下,玻璃的隔热、保温性能越好。就像是在冬天,如果窗户玻璃的“U”值低,室内的热量就不容易散失到室外去。

    还有与阳光对室内总量影响有关的指标。

    9. 遮阳系数

    就是太阳通过某一种贴膜玻璃进入室内的总量与通过厚度3mm的普通无色玻璃的总量之比。这个系数低的话,就说明进入室内的太阳热量少,在夏天就更能降低室内的制冷负荷。

    谈到紫外线方面,就不得不说一些玻璃性能和紫外线的关系了。

    10. 隔紫外线率

    玻璃吸收加反射的紫外线通量与太阳光的入射紫外线通量之比,波长范围为280 380nm。因为紫外线对人体皮肤有伤害,所以这个隔紫外线率越高,对室内人员等的保护就越好。

    11. 综合隔热率

    玻璃阻隔的太阳能通量与入射的太阳能通量之比。这是一个考量玻璃整体隔热能力的指标,在选择玻璃用于隔热的时候,综合隔热率是很重要的参考。

    在材料本身机械性能方面还有两个指标。

    12. 剥离强度

    单位宽度薄膜从玻璃表面成90度或180度剥离时所需的力。如果是用在类似玻璃贴膜的情况下,这个剥离强度合适才能保证贴膜牢固并且持久。

    15. 穿刺强度

    用专用试验针刺穿薄膜时所需的力。这在衡量薄膜的坚固性方面有重要意义,对于玻璃保护膜之类的,穿刺强度高,就意味着更不容易被尖锐物体破坏。

    现在咱们再深入说说紫外线那点事。日光中的紫外线光谱是100 400nm波长范围,还分3个波段。短波紫外线(UVC)100 290nm,虽然UVC大部分为角质层反射和吸收,只有小部分穿透到表皮浅层,但是因为它在通过大气层时被臭氧层吸收,不能到达地球,基本不对人体皮肤构成危害,那就像来了一个无关紧要的过客一样。中波紫外线(UVB)290 320nm,这可就不一样,大部分被表层吸收,小部分到达真皮浅层,它是使皮肤变黑并且是皮肤受损伤的主要波段,具有致病性,不过还好,厚云层、衣服及玻璃可以阻断它。长波紫外线(UVA)320 400nm就有点“狡猾”了,小部分被表皮吸收,大部分可透入真皮,深达真皮中部,在夏天的中午到达地球表面的量比UVB大100倍,而且车窗完全不能阻挡UVA,它可又是皮肤衰老的最主要祸首,而物理防晒对UVA的防护效果也很有限,一般来说化学防晒都是安全的,除了个别的级敏感皮肤。这就好比UVA是个隐藏的大boss,我们要更小心地应对。

    所以说,了解玻璃的这些性能指标,可不仅仅是专业人士的事情,对于我们普通大众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选择,比如选房子、选汽车玻璃等都有着很大的意义。不过这时候新的问题就来了透紫外玻璃,玻璃的这些性能指标有没有相互影响或者制约的关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