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只是更省钱?“多户联建”来了,三层半洋楼,谁有幸能住上
宅基地的存在以及农村独门独院的居住方式,让农民翻建房屋时可以单户单建,越有钱建得越好、建得越高、建得越气派,但现在建房也变得越来越难。
近期,广东珠海斗门开启了一项全新的农村建房试点项目,尝试农村房屋建设,由单户单建改为多户联建,且单栋房屋楼高三层半,首批住房在明年年初,对农民正式交付。
其实,农村房屋建设实际上已经迎来一个拐点,这不仅是有乡村振兴为大背景,更重要的是农民建房的现实政策、资金和用地需求,都需要同时被满足。而该试点的扩大,也会让更多农民受益。
农民建房难在哪儿?多户联建好在哪儿?
在之前20年左右时间,受人工成本和建设材料价格较低等因素影响,农民翻建农房的总体开销并不高,而现在,建筑材料和人工费的大幅上涨,让农房建设成本成倍数上涨。
而且,以前是一人盖房多人帮,主家提供一些饭菜茶烟即可,而随着攀比心的盛行,现在变成了一人建房多人拦。因此,建设成本和人情复杂,让单户单建变得很难。
反过来我们看多户联建,其概念最早产生于美丽乡村建设方案当中,目的就是保障农村整体风貌,并实现农民居住水平的提升。只不过近期,该试点项目迎来升级,由以前的建公寓改成了盖洋楼。
而这一试点的结果,既可以避免农民不习惯上楼,又可以大幅度降低农房翻建成本,因为该项目的资金是多渠道集资,农民不用单独出钱。
“多户联建”来了,三层半洋楼,谁有幸能住上?
就如文中开头所说广东珠海斗门“上洲·禾风里”项目,总用地面积约8304平方米,房屋设计为联排结构,楼高3层半,单栋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。
从中可以看出,除了农民可以住上三层半小洋楼以外,单栋建筑面积也来到400平米,足够四口或五口之家居住,36户农民能有幸住上首批新房。
除此以外,民法典和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政策都明确要求,要一户一宅,但同时也要求保障农民最基本居住权益,让农民户有所居。
而联系到多户联建,有两个及以上儿子的农民家庭,可以通过分户的方式,让儿子以户主和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的身份,以较低价格购买多余房屋,而且还能完成独立确权。
总的来说,建设成本上涨和人情复杂,让单户单建变得更难,而多户联建试点,不仅能打消邻里攀比,而且还能解决多儿子农村家庭的住房需求,不只是省钱那么简单。值得一提的是,高层公寓向低层小洋楼的升级,让农民还能保证单户、单宅、单使用权。
关于多户联建试点的转变和升级,农民需要注意,第一保障宅基地上房屋未倒塌且安全等级较高,建议能及时修缮和翻建,就不要拖延。第二此前将宅基地出售给其他村民或主动退出的,未来就没有资格参与多户联建。